這是筆者看完整本書後的重點總結。
作者吳玟萱 試著從創業家的失敗中,找出哪一些路上,有什麼風險,盡可能讓自己少走上那幾條路。
“成功會有許多陌生的面相,但失敗常是那些熟悉的臉孔”
創業這條路是萬中取一的天堂路,成功的人,是因為他們從市場中做對了哪幾件事,而失敗的人,只關心自己想做哪件事。在早期填鴨式教育的荼毒下,養成你習慣偏向做是非題的直覺回答,現今的社會快速變化下,創業所做的是一個申論題,由市場中的每個目標族群來打分數,初選通過了,你又得想法子再出一題,讓他們繼續打分數;若沒人想幫你打分數,那麼你連一分都得不到。
早期的創業是從內而外,創辦人覺得產品不錯,而去開發市場,期待他長大。現在的創業是從外而內,先找出市場空缺,找到消費者願意買單的點,再來開發產品。
“先定義客戶,找到通點,再開發產品。”
創業需要的是『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』五訣都俱全,
「人」是什麼生活習慣的類型?
「事」,他最關心的話題是什麼?
「時」,哪一個時間點,會觸發他有這種想法?
「地」,在哪一種使用場所,會需要這樣的產品?
「物」,你手上的產品,如何解決他的煩惱?符合他的需求?
前面四項都找到對的答,產品自然就會出來,創業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。
點擊便能為這篇文章進行評等!
[評等總次數: 0,平均評等: 0]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