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得筆記-重點-書

華爾街刺蝟投資客,打開避險基金的黑盒子

避險基金,在九零年代是少數人才聽過的名次,因在美國,需有專業投資人的資格,才能拿到進入的門票,而這資格大多需要資產淨額在一百萬美金以上,這算是比較低的門檻,它業界常見的收費標準是先收取固定的資產管理費,約2.5.%,再分配約定的利潤給投資人,高過約定利潤的部分,再拿走約定的利潤分成,一般是約20%以上,通常都會有一段閉鎖期,約定要封閉半年或一年以上,之後如果要贖回,需要事先一到三個月申請,才能拿回屬於你的投資部位。

避險基金投資的項目,多是以全球佈局為常態,投資在不同的商品期貨契約,或是同一商品,在不同市場的報價,有套利的空間存在時,其中複雜的程度,大多需要用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才能解讀,例如LTPM的歷史傳說,每平方公尺的諾貝爾得主密度,世界第一名。

但是,再厲害的財務模型也敵不過千變萬化的市場起伏,以歷史作回測的模型,可以安然渡過九十九年沒事,偏偏在第一百年,遇到過去沒發生過的經濟危機,造成模型失去均衡,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的部位,找不到交易的另一方可以結算,只能看著虧損的部位一直放大。

避險基金原本追求的是穩定成長,如同一商品期貨,在不同的市場中間有套利空間,約1.5%,作多報價低的一方,做空報價高的另一方,以過去歷史來說,兩方會逐漸均衡,這屬於無風險的套利操作,但是年報酬1.5%的避險基金,在市場無法募集到令人會心一笑的資金,基金經理人只好用槓桿下去操作,把倍數放大十倍,原本用一百元的風險,去套利1.5%的無風險報酬,為了滿足投資人的加入意願,改用一百元當保證金,操作五百元的風險,去套利1.5%的?風險報酬。

金錢遊戲的複利誘惑,任你的資產高或低,都有相當程度的吸引,差別只是在於,資產多的人,可以分散到十個地方,只要其中超過一半有向上成長,總資產就能取得向上的動力,但資產少的人,只能獨門投注到一兩個項目,只要一個情形不妙,總體部位就受到虧損,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復原。

避險基金也是基金的一種,差別只是在於他募集的資金有資格的限制,市面上銀行理專,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基金,屬於比較大眾化的選擇,但是多數的散戶大眾,又有多少人能解讀它裡面投資的項目,又該怎樣去評估一個經理人的績效?你所獲得的資訊,大多是在所謂的基金評比,幾顆星的認證,中間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太多,比射飛鏢選股票更好的一點是,你射的是一籃子的股票,但跟績效是否有任何相關,那又是另外一回事!

本書大多介紹避險基金的業界內幕,多數經理人在取得基金豐富的分紅後,如何奢侈浪費過生活。避險基金募集資金說明會時,又是如何用一些建立在神秘經過設計的財務模型,來取得未來“可能”獲利的預測,他們知道人們都喜歡美好的事物,不管你資產高或低,於是他們租下飯店豪華的演講廳,安排一些體態美好的招待人員,再由一些看起來只專注在模型的操盤手,舉辦一些看似可行,又有理論支持的財務模型,猶如變魔術般,可以讓你的資產,在他們華麗的運作下,達到擊敗市場的不久未來可能性,人們就是愛好這口,喜歡為這些東西買單。

投資如果說有出現捷徑的話,那一條多半是通往虧損地獄的小徑,包裝成通往天堂之路,沿路還站著一些光明聖輝的天使在引導你,路旁豎立著一些過去績效的指路牌,加上不可鼓吹未來可能獲利的宣傳喇叭。

如果你想要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遠,唯有勤字可走,勤於認識好公司的財務報表,勤於做功課去驗證自己的投資哲學,勤於追蹤股票池中的財務報表變化,勤於學懂適合你自己的技術面操作,如果上面這些對你來說都太過困難,那麼不如學學老巴的建議,”長期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ETF“。

點擊便能為這篇文章進行評等!
[評等總次數: 0,平均評等: 0]
繁體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