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顧問,簡稱投顧,人偏向認為投資老師,又有收費,公司這麼大,應該都是會讓你賺錢,就先刷一波會費,希望自己能投資獲利,結果跟現實常是相反。
如果已經有點投資經歷的朋友,或是學過某些投資系統的課程,無聊的時候,看看投顧老師說過的個股公司,跟大概3個月的前後記錄,相信你也會覺得,投顧老師是一種滿有趣的職業。
免責: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,跟網路資料看法
投顧在華人市場的地位,中國、台灣、香港
投顧公司,在每個國家,基本上都有規範,需要考過分析師證照等,依附在某家合法登記的公司下,才能收取有酬庸的投資資訊。
如果沒有金融證照,在多數國家規範中,都要先聲明,或是說明可能的利益關係,但有牌的,就是不一樣,目前只看過公布合格證照,但沒說是否有相關利益關係。
PS:就算有,小二想也沒哪家公司這麼笨,會公布
老師,你可能會以為比較厲害,對於漲跌如何操作,經過訓練的專家,看圖都能說的很厲害,但若放在當下的進行式,多數人只能寫一個『慘』字。
投顧公司,只能證明他是合法的,並不能保證你交了會費後,就能投資獲利。
華冠投顧評價,PTT、GOOGLE相關公開資料
知道這麼名字,是不知道怎麼樣的,竟然在LINE群組中,看到有各華冠投顧股市甜心,已經兩年以上,常在裡面分享一些資訊,好似是說
老師在跟你說,沒慧根也要會跟
好奇了一下,去GOOGLE一下 華冠投顧,才知道他網路跟媒體廣告下很大,PTT評價過的人不少,還有一些手法比較粗糙的寫手在裡面。
大意都是說,單純看免費的,都覺得這個OO,那個XX,船長、老師等等不錯,想說老師這麼厲害,就花點會費,讓老師帶你賺錢。
但常常都是慘案結尾,大漲的只跟上初期,賠的都走完全全程。
PTT的鄉民,都滿有才,找出種種的薪痛回應,就個人自由心證。
PTT參考
google評價,根據統計學來說,是還滿有趨勢的,但別把他當作反向指標,有人在照顧的股票,容易多空互換
華冠投顧收費
忘了在那邊看到,好像一年會費才2萬,多數人都可以負擔的門檻,但通常你的本金,約會落在30萬左右,換算下來,金融資訊成本就佔去快一成,比起其他家,可能便宜許多,但對個人來說,就是成本太高,聽說盈虧比,也是一面倒的多。
小二覺得有點滿有趣的
自簽約之日起15日內者,扣除顧問費30%。 自簽約之日起,未達會期四分之一者,扣除顧問費50%。 自簽約之日起,未達會期二分之一者,扣除顧問費60%。 自簽約之日起,未達四分之三者,扣除顧問費70%。
簽約付費之後,15天內,若要退費就要扣除30%成本,這可能是公司營運成本高,每個客戶都是VVIP,大保健一條龍服務,才會這麼高。
消保法跟公司規定,兩者常會打架,但心理學來說,當你在一頭熱的時候,多數想的是美好的,不會去注意『小小』的成本,只有等到受傷後,才會想去找正反兩面的看法。
投顧公司收錢,合法,投資老師分析個股進出點,合法,投資有賺有賠,合法,加入會員的散戶不一定會賺錢,合法,多數都是合法,但是荷包受傷,是無法去求償的。
煉金小二,對投顧的看法觀點
投顧有好有壞,像是2021的ARK女股神,某一段績效狠打大盤,但沒有天天在過年的,難免會落後,這是百年不必的投資金律。
投顧有太多,華人市場中,知名的一堆,但人家有他自己的生財之道,這點就不得而知,就以小二為例,有認識專職的投資人,他的投資技術,就是從某投顧老師的股票課程來的,跟他華山論劍幾回,他那一派的操作模式,不適合煉金小二,就大家有空,喝個酒,討論一下大盤未來可能方向,還比較有幫助。
煉金小二,覺得投資就是滿科學的系統,走技術分析、還是財報分析,難免都會有出錯的時候,重點在如何調適自己的投資方向,而非盲目聽從別人的看法。
投顧業,來錢的方向可以有很多種,打廣告、辦講座、收初中高會員、接受大戶委託、代操等等,那些都是大人在玩的金融遊戲,而且是相對封閉的圈子,沒人帶,玩不起來。
煉金小二,想做的方向,相對有回報的,幫散戶整理出有幫助的金融資訊,就算射飛鏢,選各3~5檔,或是根據某些原則,也比你自己亂玩來的好。